2023年4月1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各级思政会部署,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联系平谷区梯子峪村基层党组织,围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文化传播等内容,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通过宣讲交流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中国梦。

走基层,感受梯子峪村发展之路
物流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刘晨、质量管理专业教研室陈红丽、沈丽教授一行走进平谷区大华山镇,与梯子峪村党支部书记王磊、副书记陶俊江、支委陶俊明、和硕嘉联合创始人我校优秀校友凡浩、和硕嘉总经理陶硕、桃花坞项目运营总经理田国平就“乡村振兴”,“如何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和“发挥党员骨干先锋带头作用”等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座谈会上,刘晨老师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现状,以及共建以来的各项项目成果。并对今后活动提出殷切的期盼,希望在共建活动中,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活动设计和过程指导,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展现新时代首都高等院校师生的良好风貌,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梯子峪村党支部书记王磊表示:带学生走进村庄实践有利于村庄的发展,凡皓就是优秀代表,他对村集体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同时对于此次能和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合作共建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可以多举办活动,学生群体具有更加创新的思维,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举办、实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还可以为梯子峪村带来新思想,通过支部共建活动达到频繁、深入的交流,通过活动拓宽渠道,拉近关系,实现共赢,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陈红丽副教授和沈丽副教授就梯子峪村发展现存的困点难点,提出了专业性建议。陈红丽副教授提出:村子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可以借鉴河北新发地的方式,借助新发地品牌,促进消费升级,推动高端化发展。通过提升最先一公里,解决大桃的腐损率问题,抓住时机,结合政策发展与红色基因得到大众认可。

沈丽副教授表示:为推动梯子峪村桃产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应注重打出品牌,可以利用校友资源,带动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优势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融合发展,帮助梯子峪村做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和农产品品牌推广,促成相互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以劳树德,助力乡村振兴
在和硕嘉总经理陶硕的指导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积极开展“深耕厚植”乡村振兴助力行动实践活动,在梯子峪村开设物流实践基地与种植试验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桃树的良好生长对土壤有一定要求,同学们从实际案例出发,对桃树种植进行准备工作:拣桃枝、清理场地、翻耕土壤……在实践中体会种植的不易,并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注意事项及种植难点,思考解决方案。
随后,我们来到产学研合作基地,发挥专业特长与专业优势,为梯子峪村介绍低温保鲜库、直冷式制冰机等专业冷链物流设备概念,协力做好建设区域供应链产业化联合体,降低桃的腐损率,减少流通损耗,严把质量关等工作。同时,现场任务的开展也为学生提供了从生鲜农产品的采摘存储、包装加工到冷链运输的全供应链的实践机会,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美育,学以致用的目标。

物院学子走出校园,秉承着学校所提出“大志,大爱”的理念,就梯子峪村农产品种植与销售困难、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等问题,走访调研了村子多位果农,了解他们在大桃采摘、包装、销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理论建议,并为果农们发放防疫物资,与果农之间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和信任。

在田国平经理和校友凡皓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大华山镇梯子峪村中的特色发展,梯子峪村依托平谷大桃的特色,通过“三位一体”和“三产融合”的方式共同推进村集体发展,此次红色1+1支部共建活动使得支部成员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了梯子峪村突飞猛进的发展。

结束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经过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深刻学习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排头兵先行者,努力促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物院梦”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