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与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建实践团队,由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李清月老师牵头,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于2月26日至28日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开展红色教育共建活动。此次活动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通过参观平津战役展馆、慰问战役亲历者、开展志愿讲解等形式,重温平津战役的光辉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发支部党员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参观平津战役展馆,重温历史峥嵘岁月
2月26日,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与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一行抵达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村,首先参观了“运筹帷幄 决胜平津——平津战役总前委旧址复原陈列”展厅。该展厅面积360平方米,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60余张、文物文献80余件(套),全面展现了平津战役的战略部署、战斗历程和伟大意义。展览分为六个展室,分别从战略部署、进驻宋庄、解放天津、战和博弈、保护古都、北平解放等角度,生动还原了平津战役的历史场景。
参观中,支部党员们认真聆听每一段历史故事,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从战略部署的智慧到解放天津的壮烈,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平津战役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参观结束后,支部党员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慰问战役亲历者,聆听革命故事
2月27日,支部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慰问了两位平津战役的亲历者——王乃旺老人和任玉芳老人,聆听他们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

王乃旺老人今年81岁,1943年出生于宋庄村。1949年1月11日至2月1日,平津前线总前委曾设在他家的宅院。时年6岁的王乃旺与解放军朝夕相处,以孩童的视角见证了这段重要历史。他回忆道:“那时候家里住满了解放军,他们纪律严明,对老百姓非常友好。虽然我还小,但他们的英勇和无私让我至今难忘。”王乃旺老人的讲述让党员们感受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谊。


任玉芳老人今年91岁,1934年出生于宋庄村。平津战役期间,解放军汽车兵借住在他家中。时年14岁的任玉芳曾跟随汽车兵外出筹措补给,帮助运输军粮,与人民子弟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动情地说:“那时候条件艰苦,但解放军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经常帮助我们干农活。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任玉芳老人的故事让党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慰问结束后,支部党员们向两位老人送上了慰问品,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志愿讲解展馆,传播红色文化
2月28日,支部党员们来到宋庄村平津战役展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经过前两天的学习和准备,党员们对平津战役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讲解,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详细介绍展览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讲解过程中,党员们不仅传递了历史知识,还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阐述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一位参观者表示:“通过你们的讲解,我对平津战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志愿讲解活动不仅传播了红色文化,也增强了支部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三天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但支部党员们的学习和实践并未止步。回到学校后,团队成员们将实践中的所见所感融入创作,精心制作了“黎明号角”青年志愿讲解队朗诵MV《运筹帷幄 决胜平津》。这部作品以平津战役的历史为背景,结合团队成员的真情实感,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MV在红色宋庄微信视频号上发布后,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表示深受感动和鼓舞。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团队成员的创造力与责任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通过参观展馆、慰问亲历者、志愿讲解等形式,党员们不仅重温了平津战役的光辉历史,更深刻领悟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未来,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与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激励全体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