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2023-2024(春)学年物流学院“物流鸿蒙”系列专业讲座

——第2讲中国碳减排政策及碳足迹》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于2024年3月27日在教学楼2#报告厅1召开了2023-2024(春)学年物流学院“物流鸿蒙”系列专业讲座的第2讲。本次讲座邀请到物流学院于晓辉教授作为讲座嘉宾,于晓辉教授为物流学院研究生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碳减排政策及碳足迹》的讲座。

于晓辉教授从中国碳减排的研究背景、中国碳减排的政策梳理和碳足迹研究

这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清晰而详实的介绍。

首先,于晓辉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气候的变化及其危害。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3℃。2022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92℃。气候危害将加剧58%已知的人类病原性疾病的暴发。气候危害会促使病原体更加接近人类;气候危害会促使人类更加接近病原体;气候危害会驯化了病原体;气候危害会减弱人类抵御病原体能力。于教授还利用因气候变暖而举国搬迁的国家—图瓦卢作为例子,让大家意识到气候变暖的危害及碳减排的重要性。

接着,于晓辉教授运用大量的图表与图片,为大家讲解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于教授特别强调温室气体为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于教授通过一个折线图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19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先降后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并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013年达到峰值,约4.60吨/人,目前处于稳定或下降态势。而中国二氧化碳是排放大国,近年来贡献巨大,中国人均排放水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接下来,于晓辉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各国努力。于教授介绍了欧盟提出的《欧洲绿色新政》,其倡导绿色能源消费,同时对出口欧洲的产品提出了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绿色电力认证的要求。我国众多外贸型企业需要得到“精确计量核算”的绿色电力认证,才能进入国际市场,抵消国际贸易“碳成本”。于教授紧接着着重讲解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的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指的是与某一主体相关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为二氧化碳清除量相平衡的状态。在国际上,气候中性和净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定义与碳中和一致。“双碳”目标的意义使中国由被动到主动,凸显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最后,于晓辉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计算我们日常生活的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产品生产和消费、能源使用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践行减少碳足迹的环保理念。

本次讲座于晓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碳达峰与碳中和,及碳足迹的计算。相信于晓辉教授的讲座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很多启迪,同学们也能更加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生活的重要性。